探秘飞机“体检” 橡皮泥也用来修飞机(图)

来源:http://www.avbuyer.com.cn作者:航采新闻发布时间:2005年10月08日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检修发动机进气孔

检修发动机进气孔

   十一黄金周将至,民航飞机也将开始新一轮的满负荷飞行。为保证十一黄金周期间的飞行安全,从9月中旬开始,国内各航空公司开始对所属飞机进行安全检修。9月21日上午,记者前往南航河南分公司维修厂,探秘波音737的全方位“体检”。

  每飞行250小时做一次1A检

  9月21日上午8时40分,编号为B2574的波音737-300型飞机被拖进了南航河南分公司的维修机库,这架飞机是南航河南分公司1999年租赁的,这次将要做27A级别的检修。

  据维修厂总工程师崔华杰介绍,飞机累计每飞行250小时要做一次1A检,再飞行250小时要做2A检,接下去还有4A、8A、16A、C检等级别的检修。这些检修一般包括全面的外部检查、飞机通讯电子设备和发动机测试、飞行操纵系统测试以及补充润滑油和液压油等勤务工作。一次A检需要3到5个小时,如果发现故障或者隐患,时间会更长;到飞机“结构检”时,还要将飞机“大卸八块”,需要80多人同时工作40多天。

  154份工卡27人齐上阵

  8时45分,飞机轮胎下面被垫上了三角形的轮挡,防止飞机移动。一名机务(飞机检修人员)将一根粗大的黄色电源线插进机头右下方的电源插孔,这根115伏的交流电源线将在检修期间为飞机提供全部电力。

  “每次检查都由机械、电子和电气三方面的机务组成,这次A检需要27人共同协作。”崔华杰说,为保证检修不出错,每次都要按照工作清单上所列的项目和顺序来进行,这个清单就叫工卡。

  B2574的这次A检共有154份工卡,其中发动机有26份工卡。每份工卡还有许多项目,如一个起落架就需要20多项安全检查。在领取了各自的工卡后,27名机务从驾驶室、机翼、机头、货舱到主轮舱,开始检查发动机、起落架、飞行操纵、自动驾驶、通讯导航等设备的运转情况。机头两侧也支起了工作架,3名机务爬上机头为驾驶舱玻璃喷涂防雨膜。

  驾驶舱内亮“黄牌”

  9时,机械师于永强、张春增进入驾驶舱。波音737-300拥有正副两套驾驶系统,“狭小”的驾驶舱只能同时容纳三人。于永强触动按钮,头顶近百个仪器上的灯光让舱内立即亮了起来。两人将10多张黄色卡片分别挂在一些按钮和手柄上,上面写着机务的名字。

  “这叫警告牌,其他人要动这些仪器必须先和我联系;我不同意,他们就不能操作。”张春增说,因为机械、电子和电气的机务同时检修,有时不清楚对方在检查什么,如果胡乱操作仪器,可能会损坏飞机,带来上百万元的损失,在驾驶舱必须挂牌后才能进行检修。

  橡皮泥也能修飞机

  飞机检修工具也很特别。在南航河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,特种工具就有275种,而常用工具有3000多件,仅钳子就有鱼口钳、大力钳、鹰嘴钳、剥线钳等20多种。

  小时候常玩的橡皮泥在飞机检修时也能派上用场。在货舱门前,崔华杰将橡皮泥涂抹在舱门上,关闭后再打开,舱门的滚轮将橡皮泥碾成薄薄的一层。“飞机运动部件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能直接测量,但是用千分尺测量碾压后的橡皮泥就能知道距离大小”。据介绍,高空温度低气压稀薄,需要压缩空气维持客舱内的气压,如果运动部件缝隙过大,机舱内气压变小会使乘客很难受,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。

  配件到“年龄”不坏也得换

  衣服破了可以补补再穿,而飞机零部件用到一定时间不坏也得换。维修车间质检员马兴坤说,飞机的安全系数要求很高,每个零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时限,到期后必须送厂检修。如发动机燃油关断活门,一般飞行3000小时后就得取下送厂检修,而一个活门价值上万元。

  10时10分,机务发现发动机排气门侧向间隙偏大,尽管这种间隙短期内并不直接影响飞行安全,但按规定必须拆开检查。工程师吴思立即用震动枪拧下排气门上的螺丝钉。经检查,连接螺杆的万向轴承已损坏,需要更换,这个不到拳头大的轴承市场价3000元左右。据了解,座位扶手破了洞,卫生间的马桶坐垫掉了个角,也得机务立即解决,飞机在上天前必须保证它们完好。

  机务身背“三座大山”

  “一个零部件上万元,一台发动机2000多万元,一天租金近10万元。”航线车间主任刘冠军说,机务身背“三座大山”:既要保障飞行安全,又要维护航班正常飞行,还得最大限度降低成本。南航河南分公司现有飞机14架,按1架飞机30名机务的国际标准计算,应需420名机务,实际只有264名。嘈杂的声音,带有腐蚀性的液压油和燃油,飞机内狭小的工作环境,让不少机务患上了耳病、皮肤病和腰椎病。每次检修后,机务只有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才能松口气,随后新的航班又悬起了他们的心。因为受不了压力,今年招来的30名大学生已走了4人。

  飞机定检后继续接飞航班

  上午11时50分,飞机检修完毕后开始进行测试。机头前方,张春增将耳机连接到机头右下方的插孔上,与驾驶舱内的机务进行通话测试。这个通话系统用来在飞机每次降落时和地面人员进行通讯联系。测试完毕,工作人员开始收尾,清理工具和现场。“一个螺丝刀忘在飞机上可能就会引发严重事故!”检验员马兴昆表示,收尾工作是最后一道关口,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而使带有安全隐患的飞机上天。

  中午12时30分,检查完毕后,马兴昆在飞机的飞行记录表上签字放行。当天下午5时,这架飞机执行了郑州到广州的航班。(摄影:邱琦)